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a.实验用具。音叉、麦克风、扩音器、喇叭、铁架台等。安装如图1所示。b.制作原理。在讲声波的干涉现象时,课本上说:我们围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圈,就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这就是由于声波的干涉引起的。但是在课堂上很难做到,一是让学生走动,必然造成课堂的混乱和嘈杂,二是音叉的声音太小,稍离音叉远一些根本就听不到。为此,本人对这个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音叉固定在铁夹上,然后置于铁架台上,要求音叉随铁夹能绕铁架台上的铁杆自由旋转。麦克风可以放在铁杆上,也可取下绕音叉转。将扩音器调整至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用烛焰作光源,成像的亮度不够,不稳定,不便于观察和测量,不但演示效果不好,而且蜡烛燃烧时放出浓烈的气味,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该实验用的光具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具座上的标尺刻度从左边"0"刻度开始,依次增大到90cm。当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间时,一方面物距和像距不易读数,要进行一次减法才能得出数据。另一方面,如果要测量较大实像的像距时,往往超出它的测量范围。如果使用焦距大于10cm的凸透镜,更难以测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