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20-4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其中包括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统一的,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真理性标准,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价值性标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贯彻群众路线起促进作用等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胜利论"提出并实践成功之前,中国知识界如梁启超、宋教仁、孙中山等只介绍马克思主义而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所接触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同时胜利论"。该理论阐明社会主义革命将同时发生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欧美各国,并且该理论在实践中还没有变成现实;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主义也未充分发展。列宁主义的"一国胜利论"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成功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由此,中国知识界开始广泛传播、接受并实践马克思主义。这说明列宁主义的"一国胜利论"及其实践的影响是中国知识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经济法制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对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曾经有过相当的重视。在经济法制领域,他承认法律文化有相当的继承性和普遍性;重视经济立法,关注中央和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立法中的权限的划分;强调经济法律的实施对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以及法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