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两位数加减法(笔算)》时,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外出参观(配以情境图),男生12人,女生35人,一共有多少人?由此引出加法算式12+35。接着,又补充提问: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继而引出减法算式35-12。无疑,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也的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问题是,这样的情境究竟能不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不会自觉引导学生生成必要的数学思考?如果不能,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上述问题情境作出如  相似文献   
2.
利用情境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认同,让学生尽可能地进入现实的环境或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完全符合新课标精神的。然而如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情境,怎样创设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的创设起到利教促学的作用,却是当前一些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难以把握的教学问题。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案例,试分析在创设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力求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有所启迪。问题一:生搬硬套教学片段回眸——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设境导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