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452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在城镇住房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贷款健康稳定地发展,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进行分析并探寻防范和化解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3.
介词at,in和on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易混的知识点。下面简单谈谈它们表示地点和时间等方面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股寒风袭来,穿过西藏峡谷,在沙石、枯草上呼啸而过,拍打着羊群和那栖息在海拔4600米处小村落里的低矮房屋。头顶上的天空是另一番景象:碧蓝如洗的天空白云飘游,与地面形成强烈的反差,蔚为奇观。向南眺望,珠穆朗玛峰宛如一座雄伟的宝塔,直插云天,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索绕。暮秋,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牧民们在忙着往自家的地里积肥,以备过冬。通往村子的小水渠已结冰好几个月,人们不得不走上半个小时的路去打水;水要很快地提进屋,否则就会结冰。做饭的时候,每家的房顶上都炊烟袅袅。当地人用牦牛粪作燃料,家家户户的屋顶平台上…  相似文献   
5.
6.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就没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性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中,会引起共鸣,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尊敬之情,从而信任老师,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  相似文献   
7.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我校作为地处桂西北的一所师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掌握教学规律,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师德修养,一专多能,基本上适应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需要的合格初中教师。要实现这一总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我校政史系根据自己专业的…  相似文献   
8.
从小到大,一直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答案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地变化。而今,自问时,却茫然了——我,到底想要什么?一些大思想家、哲学家说:“要不虚度此生。”那怎样才能不虚度此生?不虚度此生的定义是什么?我应当怎样确立目标?我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一个个问题困扰着我,我更迷惑了。于是,我向长辈请教。他们说:“你不用想那么多,现在你只有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然后呢?”我又问道。“什么然后?”大人一脸惊讶。“然后,然后就结婚生孩子。”“那然后的然后呢?”我追问道。“怎么那么多然后?然后…  相似文献   
9.
郜積意 《中国文化》2006,39(1):85-98
一、小引自劉歆與太常博士之爭始,至何休與鄭玄的《三傳》之分,漢代今、古文學之爭的主題發生了明顯 變化,即從爭立博士官向經義之爭轉變。變化的發 端,肇始於光武世范升和陳元的爭論,而白虎觀會 議《公羊》家李育以義難賈達,也屬於經義之分的範圍 (見下)。衹是兩次爭論的文獻基本亡佚,無法提供具 體的例證。至於何休、鄭玄關於《三傳》的分歧,雖然衹 存留零星史料,卻展示了經義之爭的具體面目,并為 人們理解東漢後期的經學之爭提供了進一步考察的  相似文献   
10.
吴中杰  近意 《出版参考》2005,(11):39-40
其实,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原则,在中国,并非蔡元培一个人的主张,我们只要看看自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的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纪念碑铭中,称颂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就可以想见这种思想原则,实际上已成为具有现代思想的学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