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夏时期的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字的创制与使用,使西夏境内的书法艺术在汉字书法之外,形成了更为独特的西夏文书法。西夏文字在间架结构上的突出特征是,整个字的笔画显得比较匀称,就字体的局部而言,则撇笔、捺笔使用过多,因而西夏文字的四角往往比较饱满。西夏文字的这些特点,使其比汉字更像方块字,充分显示了方块文字的古典美的艺术魅力。西夏文字亦有楷、草、行、篆等多种书体,但是其它书体使用的程度远不及楷书体频繁。同时,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西夏一代无著名的汉文书法家。  相似文献   
2.
1989年报刊上发表有关宁夏文物考古方面的文章80余篇,其中发掘简报、报告及论文30多篇,一般性报导、介绍、评论等50多篇,本年度出版有关论著二部。按时代及专题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极为珍贵的西夏文献中的有关西夏道教方面的新材料,结合部分汉文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本文对道教在西夏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道教虽然无法与始终占主导地位的佛教相抗衡,但亦曾经流传于西夏,并且逐步有所发展,得到了西夏政府的承认与扶持。  相似文献   
4.
尹江伟  韩小忙 《档案》2012,(4):34-36
文书档案保密制度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总体来说,各个时期的文书档案保密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具体国情不同,它们又有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本文以《庆元条法事类》为基础,参照其它文献资料,就宋朝的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略作探讨分析,以期揭示在宋朝这个特定时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所呈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宁夏文物与考古方面的新发现和近两年来出版的有关学术专著、报刊所载发掘简报(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的综述,为大家提供了宁夏文物考古方面的学术观点和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6.
西夏道教研究,是西夏学中一个有待开拓的新领域。以前,人们仅仅从《续资治通鉴长编》、黑城所见汉文文献等史籍中极其有限的材料得知,道教曾经流传于西夏,至于具体详情则无从知晓,因而也就谈不上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西夏文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译释出版,法典中40多条有关道教的新材料,使西夏道教的研究出现了转机。通过对《天盛律令》中有关对道士的规定和处罚等材料的条分缕析,可以探究西夏道教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以及道教在西夏流传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7.
西夏道教研究,尚是西夏学中一个有待开拓的新园地。本文对新近公布的黑城文献中的有关西夏道教经籍,进行了梳理和诠释。这些道教典籍,反映出西夏道教与宋金时期道教发展的历史基本同步。西夏道教虽然亦有政府支持,但很难进入上层社会,所以仍表现出较强的民间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过去人们只能依据发现的西夏官印文物来研究西夏印章的特点,但由于所见品种较少,且多为二字“首领”印,对其制度知之甚少。随着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译介公布,其中有关较为详细的法律条文,可使大学重新认识西夏印章制度的特点。西夏官印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以西夏文九叠象入印,由于这种九叠篆书笔划较多,所以屈曲盘绕的西夏文占满了印面空间,使得整个印面显得非常饱满,给人以浑厚古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