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使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又要强调实践技能的学习,既要熟知西方音乐文化,又要懂得本土地方音乐,多角度多维度全面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提升音乐素养,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新时代应用综合型的音乐人才。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教学实例,对高校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将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与各个地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相结合。在跨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趋势下,山西音乐教育界的学者研究人员在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问题上应予以极大的关注。本文对现阶段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山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中国的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传统民族音乐资源,产生于这块热土的音乐无疑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山西的音乐教育理所当然地应将自己的传统音乐视为"母语"内容中的基本成分而加以强调。本文以山西本土音乐教学为基本立足点,分析陈述将其多元化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合唱曲《祖国颂》是借鉴我们民族特点的旋律,运用西方编曲手法赋予民族音乐以新意的优秀合唱曲目。创作中在和声色彩的运用、织体的写法、复调的应用等方面,营造出了接近完美的音响效果,使这首作品能够广泛的流传。本文从《祖国颂》的创作入手,重点研究其旋律、和声、以及各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对合唱《祖国颂》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曲式与作品分析>此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音乐形式美的理念,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从对作曲技巧的机械识别上提升到对作品结构的全面把握上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通过各部分的结构、调性、材料几方面分析,展示作品体现的对立统一与均衡呼应的形式美,从音乐美学角度讲解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