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于大量塑料废弃物的排放和一次性口罩的广泛使用,所产生的微塑料(MPs)和纳米塑料(NPs)已被认为是有害物质,但它们对健康的具体影响仍不确定。本研究将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注射到小鼠体内以确定NPs在体内的分布和潜在的毒性作用,通过动物活体成像发现PS-NPs在小鼠睾丸中有明显积累。因此,本文研究了PS-NPs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和对生精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通过雄性小鼠灌胃暴露50 nm和90 nm的PS-NPs后,其生精能力受到影响且生精细胞受损;在体外暴露发现,PS-NPs会影响精母细胞系GC-2的存活;利用RNA-seq进一步分析其毒理机制,发现PS-NPs通过铁死亡途径影响GC-2细胞;通过线粒体形态、Fe2+水平、脂质过氧化、线粒体膜电位和不稳定铁等方面评价了PS-NPs引起GC-2细胞铁死亡的表型,进一步明确铁死亡抑制剂Fer-1可以逆转铁死亡表型。随后,发现Nrf2在PS-NPs诱导GC-2细胞铁死亡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抑制Nrf2后可加剧PS-NPs诱导的GC-2细胞铁死亡。最后,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了Nrf2在PS-NPs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