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思与学的密切联系。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配价理论和论元理论出发,对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进行探讨。我们发现正是"准二元Vi"本身的特殊性,即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方向飘移,引起了宾语构式的变化。通过比较,本文发现汉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在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者都是通过介词隐现改变宾语构式和突显语义焦点,汉语的句法结构比较复杂,但介词隐省前后的语义变化不大;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在介词省去前后的语义变化相对明显,句法结构变化却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乔治-艾略特通过<织工马南>,讲述主人公在得与失中找到了生命中爱的对象和尝到了人生的乐趣.从而有了面对过去的勇气和展望未来的信心.揭示了对有生命人倾注的爱比对无生命物体倾注的爱更有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得与失是相交相融的.在某种程度上作者也提出了对宗教的控告.  相似文献   
4.
形状量词是量词的一种次范畴,事物凸显于其上的外在特征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借用概念合成理论,对汉英语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认知现象进行探析,并指出:在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认知机制中,隐喻和转喻构成了一种连续统,在这种连续统中,形状量词的隐喻构成了其进一步转喻的基础,并最终形成了隐、转喻同现的认知机制;建基于形状量词隐喻和转喻认知构建的隐、转喻同现认知机制,其概念合成最为庞杂,互相映射的三重输入空间、从属于一个上位类属空间的三个次类属空间与合成空间一起构成了一个极为典型的多重空间概念合成模式.本文认为,汉英语言中之所以出现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量词使用现象,是因为认知主体思维的连贯性、相通性、相融性以及客观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所致.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新目标的确定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注重传统教学思路的课堂内讲解加课堂外作业的教学思路,忽视了学生主体价值,对学生的能动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调查研究.本文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发展为论述主题,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创新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思与学的密切联系。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7.
韩瑞娟 《科教文汇》2014,(17):46-47
作为一种言语形式,方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郑州方言与北京话是北方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认知音系学理论出发,对郑州方言和北京话的声母系统进行探讨、分析,发现二者在音系特征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以及逐渐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