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项健 《成才之路》2011,(4):10-11
30年,我国从无到有创建了博士培养体系,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博士教育大国。开展博士生教育,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博士生教育,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遭遇人们对其质量的“拷问”。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语言与文化教育在拓展中国公共外交中正日益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华裔学生教育为主,包括非华裔学生教育在内的华文教育,在侨务公共外交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功能和作用。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化教育,还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以及涵养侨务资源的意义。充分发挥华文教育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优势,有利于为推进侨务工作开辟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月亮,作为一种变幻的意象,同时也是一组多元的象征,从古至今,以其独特的清冷神秘引发着人类无尽的幻想,也因诗人们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她种种超越时空、历古常新的人格力量,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化韵味。可以说,月亮作为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物象之一,已经成为诗人创作的一种情结。月亮情结穿越千年而愈加经典,成为人们内心深处共通的情感认副,原因之一,便是一批出色的诗人对于月亮不断作出创造性的描述。苏轼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廖晓宇  项健 《考试周刊》2007,(18):127-128
对于一个意图成为优秀记者的人而言,所需要的是激情与冷静。激情和冷静本身是一组矛盾,它们既是感性和理性的两个较好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可能是导致采访活动成败的原因,关键在于记者能否控制和熟练运用这这两种情绪。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审美感觉的萌生,在有意或无意的将节奏、韵律等技巧,与劳动、祭祀等生活中的情感与语言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