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试图从自由基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自由基直键反应的链引发、传递、终止的一般机理后,提出推测链反应具体机理的一般原则,然后应用规则对实际反应例子进行判断,再用稳定态法原理进行处理后的结果与实验事实加以对照,以说明本文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电极电位问题 几乎在所有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中都这样写着:“以符号φ表示原电池中某两界面间的电位差,整个原电池的电动势便是各个电位差的代数和。如电池:Zn|Zn_(a_1)~(2+)|Cu_(a_2)~(2+)|Cu,其电动势:E=ZnφZn~(2+)+Zn~(2+)φCu+Cu~(2+)φCu”。① (1)而我们在计算其电动势为什么又用: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化学教学上,对处理实际气体,逸度概念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逸度概念对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初学者尤为突出。本文拟以深入浅出的观点,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来文一开始就明确说明,我们企图用热力学观点和统计力的原理,深入浅出的论述负开尔文温度存在的可能性、条件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能判据(△G)是热力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它的使用贯穿整个物理化学的各个领域中,正确地使用自由能判据能解决很多的物理化学问题。然而正确地使用是建立在对自由能(G)的深入理解上,否则谈不上正确地使用,只会引出谬误来。本文的宗指在于深入讨论自由能(G)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分析自由能判据(△G)使用的条件、范围及有关原则,从而达到对自由能判据在各种情况下使用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把化学动力学的教学内容用于流动化学体系,理论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学生学用结合的向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拟在通过实验,叙述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使用原来酯碱有相同起始浓度的所谓常规电导法进行测定,其实验结果不准确,与化学方法测定的文献值相差较大,分析误差产生的内在原因后,提出改进电导法的测定原理。克服了原来常规电导法的不足,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论证,从而得出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大家已经比较清楚和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然而这只是指非电解质溶液在浓度很稀的情况下,它的饱和蒸气压的降低,凝固点的下降,沸点的上升及渗透压均与溶液溶质的本性无关,而仅决定于溶质的量的多少,即所谓依数性,因而必有下式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