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世上有许多事物只有两面性,如不对即错,不是白天便是黑夜。因而造成了许多人认识的错误.即“非此即彼”。如今.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被这种错误思维所束缚的各种教学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颇。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有一条宝贵经验:对原有体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发扬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我们认为.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不能极端化.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即不能“非此即彼”.  相似文献   
2.
顾伟霞 《学子》2012,(11):42-43
目前,语文教师负担最重的就是作文的批改,繁重的作文批改使语文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顾及其他,原因是语文教师过于"负责任",每篇都精批细改,且全批全改。详批详改占用的时间长,不能及时讲评,信息反馈慢,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孰不知学生关心的只是等第,对于你挑灯熬夜写出的精辟言语、善意指点有多少人当...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以写入记事的居多,所以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进行探讨十分有必要.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写入必定写事,以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等,而写事也往往离不开写入,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那么,写入记事类文章究竟该如何教学才更有效呢?下面就以《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