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票」掠(l证)B.刚恒了b诊C.警(l,)骂D.暂(z改n)时缉(ji)捕图圈(y。)虔(qidn)诚针贬(bidn)冗(r6ng)杂晓(xido)勇隽(judn)永晦(hui)涩与(y。)会范筹(eh6u)龋(q位)齿摈(bin)除2.下列词语中,含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拳拳服鹰待立一旁申张正义如愿以偿 B.面面俱到从中鱼利引疚自责丰富多彩 C.坐享其成恐惧尤甚冬夏常青长治久安 D.付食供应琳琅满目像貌堂堂摄制录相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人,可以抛舍许多,却绝不可抛舍自己…  相似文献   
2.
教育硬件设施的现代化,靠充足的资金指日可就。但“软件”呢……恐怕再用几个删节号,也不足以表现其艰巨程度。就拿教学软件来说吧,要求制作技术达到先进水平并不太难,但技术水平再先进,打造出来的就一定是符合教育现代化标准的教学平台吗?不见得。用眩人眼目的多媒体技术,包装  相似文献   
3.
有的学生说,最初在晨读《论语》时觉得有点傻傻的,可是坚持下来,慢慢心领神会,读出了一种心境、一种精神。有的学生感慨道: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半年中,如此真实全面地接触那曾经遥不可及的《论语》。  相似文献   
4.
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顾德希根据贯彻教学发展《纲要》的需要,当前重点要解决高中教学中的问题。我想就高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谈一点想法。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许多难题,比如负担重而实效差、厌教厌学、考...  相似文献   
5.
贾谊的《过秦论》历来被许多古文家尊为汉世论体之首。它那磅礴雄骏的言辞,映衬对比的技巧,以史论政的构思,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尤其是它通篇铺叙史实,结句始做论断这种卒章显志的写法,  相似文献   
6.
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篇语语文其实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有史以来,语文课教学的用具一直都非常简单:一张纸(或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书足矣。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给这个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血液。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有更多的老师在准备使用这种技术。同时也有一些老师采取一种观望或者否定态度。但是,不管个人的态度如何,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事实,而且还在朝着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必需的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以教好语文;有一张纸、一支笔、一本书就可以学好语文。这在昨天如此,今天依然如此。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不能认为使用了新技术就是先进,不能认为使用新技术就一定代表了新的教育思想。应该反对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的纯技术思想,更应该反对为了使用新技术而赶时髦。但是,把多媒体和互联网视作洪水猛兽同样是错误的。要正确对待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要提倡理性地使用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新技术新手段,但  相似文献   
7.
语文考试历史悠长。不管是科举时代还是现在,也不管人们怎样痛加挞伐,语文考试始终不能取消。有语文教学,就有考试;有选拔,更得有考试。但怎样正确对待语文考试,却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猜题押题,或“题海战术”,或闭门造车,或任意歪曲,或鄙夷不屑,等等。总之,深入研究者少,语文考试的弊端改起来难,这便是实情。说弊端难改,并非命题者不愿改。在悠长的历史中,无论谁命题,无论命题者怎样殚精竭虑,如履薄冰,慎之又慎,但对试题众口称善的情形,似乎少之又少。除了“考试”本来就不惹人喜欢,大概对“语文能力”的认识歧见过多,是更重要的原…  相似文献   
8.
语教学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是二十世纪许多前辈语教育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晚年的阐述大约最有代表性。他认为科学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而语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效率,是使学生能力有效地得到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他认为不仅应充分重视“语知识”的作用,而且必须对理论性很强的语学科知识系统加以改造,建立实际应用的语知识系统、而这件事,高谈阔论不能济事,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中的探索才能够完成,张先生的这些思想——重社会发展需要、重效率、重知识而尤其强调实际应用,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多位语前辈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几十年的语教材建设,所反映的也正是这样的基本思路无论是注重教材的时代色彩,对课篇目的不断修订;还是着意于语知识框架的建立,从语法、修辞、体、学、写作等各方面不断使学科知  相似文献   
9.
谈谈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简析1996年高考阅读试题顾德希高考试题除了具有选拔功能之外,还应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具有启示作用。语文学科究竟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在大面积上又适于培养怎样的能力,一直是教学实践中有待深人研究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改进教...  相似文献   
10.
所谓概括,简单地说就是把某种感受、想法或认识用扼要的语言使之凝定下来。学生在课上发言或进行写作,都是在不断地进行着概括。有时概括的是某种现象、某类事物,有时概括的是某种情绪、某种思想,有时概括的是某种知识、某些道理。总之,学生为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看法见解,而需要把自己进行思考所用的内部言语(不出声的、不完整的、不受语法束缚的)转化成简明的外部言语(或口头,或书面),所谓概括,大体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