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都习惯了把课堂当主阵地,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演绎共同的精彩。忽然间,翻转课堂空降着陆,让我们蓦然发现,原来上课也可以玩“来自星星的你”,让学生提前看视频.自学新知识,让课堂从传授新知的“主战场”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辅导站”。当前,虽然翻转课堂已成为了教育界流行的“新款”,但真正试问,翻转课堂,路在何方?想必不是人人可以正确作答的。因此,不妨一起给翻转课堂来一回把脉问诊,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1987年中国第一个网络论坛正式诞生至今,论坛的发展走过了20年的风云岁月。“发帖”、“灌水”、“斑竹”等名词一下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论坛是发展网民的根据地,论坛的存在影响了一个时代。教育论坛作为论坛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也走过了一段潮起潮落、风生水起的光辉岁月。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是论坛首先吹响前进的号角,但由于时代发展实在是太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江苏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这些都是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但它有哪些面?面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棱?棱的长度怎样?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并非人人都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的孩提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自然有着许多的回忆,但记忆最深的是常常一个人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拔草,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杂草常常占据着一大片土地.我问父亲,地上怎么会长那么多杂草啊?父亲告诉我,杂草一般都是地荒了才长出来的,你每年都在上面种些东西,杂草就没地方长了.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做笔记,则所读的内容如过眼云烟,留不下深刻印象,到用时找不到或派不上用场。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笔者在平时的读书中总结出来的八种方法,供青年教师朋友读书和指导学生读书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中有一个“休止符”,它的出现意味着演奏或演唱进行到这个地方时忽然停下来,形成声音上的空白,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握好火候,使自己的语言在恰当的时候停一停(非标点性停顿),也能十分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以回味的余地,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重难点前的停顿 在讲到有关重点、难点时,为引起学生注意,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印象,给学生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应进行恰当的停顿。例如:  相似文献   
7.
那一年夏天     
夏天的风还没有吹完,她就像一支清清的小溪,流进了我们这所农村中学,她把她美的心和心里的美,全都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江苏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这些都是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但它有哪些面?面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棱?棱的长度怎样?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并非人人都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小高是位年轻的班主任,刚工作没几年就碰到了一系列棘手事:调皮孩子一会儿打闹,一会儿喧哗,时常上演“大闹天官”;教室各处废纸、包装袋随意“安营扎寨”,如同“农贸市场”;各类学生心理问题也像“雾里看花”,让小高捉摸不透,还有家校联系,初涉教坛的小高也总是手足无措;再加上各类评比竞赛、活动宣传等日常事务层出不穷,虽然天天忙得像陀螺,但工作效率不仅不高,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解放了学生的大脑与双手,让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填鸭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让教师从单向讲解式教学向引导式、参与式教学转变.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系列平台,让教师与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共同成长,在技术浸润中一起发展,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并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