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文学的真正记事是从诗开始的。《诗经》如此,荷马史诗也是如此,而海德格尔引用的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一句诗,则使人感受到诗对于人生的必要意义,诗也许更代表着人类本质追求的美。我们欣赏"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含蓄美,欣赏"亦知之所善  相似文献   
2.
一、诗词类: 1.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证明了——的存在。 (学习《空气》之后插入练习。答案:风;空气) 2.三国时“红脸”云长与北宋时的“黑脸”包公本是两位互不相干的著名历史人物。一首描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过程的诗将二人联系在一起,诗的内容如下: ①轻风吹拂水晶房,②房内包公喜洋洋。 ③忽然房下烈火起,④烤得包公无处藏。 ⑤包公不堪炎热苦,⑥摇身一变成云长。 ⑦包公急令退烈火,⑧轻风不倦吹暖房。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诗中描写该实验反应条件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初三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神奇的氧气”中一个教学内容“怎样得到氧气”,它与老教材有明显不同之处:同时介绍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两种方法,一是用氯酸钾制氧气,一是用双氧水制氧气,初中阶段的主要两套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同一内容中的呈现。创设了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