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畴“现实性”的定义,在我们一些相当流行的哲学教材里,缺乏一个统一的、明确的、令人满意的回答。这是我们哲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诸如此类的困难之一。现在,我先将我手头的几本教材中关于“现实性”概念的解释,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畴“现实性”的内涵,在我们的一些相当流行的哲学原理教材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经得起严格推敲的解释。这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诸如此类的困难之一。本文想就“现实性”这一概念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为此,我先将目前几本颇有影响的教材中关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抄录如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编写的专业教材《辩证唯物主义》一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的东西的哲学范畴”(第270页)。发行量很大、影响面很广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一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是指一切具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第142页)。当然,这两本书的作者都告诉人们必  相似文献   
3.
谈谈调和     
关于调和这个概念,多年来,在极左路线流毒的影响下,使人如临雷池,望而却步.人们信守着“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格言”.因此,调和二字,写文章,做报告,能回避时,就尽量回避;不能回避时,则小心翼翼、含含糊糊地使用之,叫人难以捉摸;或者,干脆歪曲其本来的含义.诚然,在社会政治历史领域里,诸如鼓吹“民族投降主义”和“阶级调和主义”的谬论的,不乏其人,他们从根本上否认对立集团、阶级、民族间的利益冲突.否认个体之间存在着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思想理论领域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以极其明确而具体的语言,为全国人民指出了一个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关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特征的论断,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更是史无前例的.如何理解这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