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常出现一类设计新颖,颇有新意的图形折叠问题,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考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要弄清楚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又有哪些条件可利用·本文结合近几年有关省市的中考题,说明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例1(浙江省湖州市2004年中考题)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再对折一次得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应是()简析:由于正方形纸片对折…  相似文献   
2.
证线段成比例,往往要通过添平行辅助线,构成人教版《几何》第二册214页的图5—9、5—10的两个基本图形,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代数第一册(上)“一元一次方程”一章中,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同学们应该熟练掌握.但在实际解题时,我们不能机械地套用五个步骤的次序(不一定每个步骤都要用到),而应根据方程的结构特征,灵活安排求解步骤与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使解题简捷明快.现以课本上的部分习题为例介绍一些常用技巧,供同学们参考.一、巧用乘法例1解方程0.25x=4.5简析:按常规解法是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25,运算比较麻烦.若注意到0.25×4=1,则可直接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4,立即可得x=18.二、两边约去公因数例2解方程(40+x)×80%=40…  相似文献   
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往往需要增设间接未知数,有时运用设而不求,整体求解的解题策略,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殊法是指以特殊情形之结论代替或推测一般情形之结论的思维方法.在解客观型题目时,巧用特殊法来解,既可避免繁琐的计算及复杂的推理,又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准确得出结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 (上 ) 2 5 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求证三角形重心与其它两个顶点组成的三个三角形等积 .即已知 : ABC的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G .求证 :S ABG =S BCG =S CAG.  相似文献   
7.
8.
妙解两例     
分析 同学们在做这道题时,往往一开始就分母有理化或通分,从而导致计算繁琐,且容易出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204页有这样一道复习题:  相似文献   
10.
在解题时.若能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实质。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列举实例,予以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