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疾疫史教学可分为日常历史教学、小专题等两种形式。在日常历史教学中,以三道原创选择题为案例,探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康乾盛世、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与疾疫流行关系;在小专题中,以黑死病为主线,以开放性试题等4道原创试题为案例,剖析黑死病源头,蔓延路线,对欧洲教会、经济、文艺复兴的影响等。而无论是日常历史教学还是小专题,一以贯之的是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1932年设立"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是福建教育近代化重要一环。通过积差相关系数分析可知设立"福建省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的经济原因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而政治因素是教育界宗派之争所造成之福建人事变局。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10 9页 :“西汉初年 ,(月氏 )被匈奴逼迫 ,向西迁移。汉武帝了解到月氏人西迁之事 ,又得知匈奴单于曾残酷地把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制成饮酒器 ,大月氏深恨匈奴。汉武帝决定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敌 ,乘势争取西域各国。”教学中我始终有一个疑问 :既然月氏和匈奴有如此深仇大恨 ,而张骞为什么却无法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使命呢 ?课本仅以时过境迁为解释是难以让人信服的。为此我查阅《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书 ,发现月氏与匈奴的关系远较书中所写的更为复杂。首先 ,月氏和匈奴共发生过两次战争。第一次匈奴和月氏的战事发生在楚汉战…  相似文献   
4.
<正>“四翼”是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方面构成,是对高考“怎么考”这一关键问题的热点回应。作为福建自主命题试卷创设的新题型,福建高考历史卷第17题(下文简称17题)体现“素养专项”的考查要求,直指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笔者认为17题在“四翼”指导下,命制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2页 :“隋军乘机夜渡 ,向建康进攻。陈后主吓得和两个妃子躲入枯井 ,终于做了亡国之君。”同页插图下 :“陈后主和两个妃子躲入枯井里 ,后人称这口井为胭脂井。今天南京鸡鸣寺的一口井 ,据说就是胭脂井。”我认为“今天南京鸡鸣寺的一口井 ,就是胭脂井”这种说法并不确切。《陈书·后主纪》 :“后主闻兵至 ,从宫人十余出后堂景阳殿 ,将自投于井 ,袁宪侍侧 ,苦谏不从 ,后阁舍人夏侯公颜又以身蔽井 ,后主与争久之 ,方得入焉 ,及夜为陈军所执。”《南史》也载 :“隋军入宫城 ,后主逃入井中 ,隋军窥井而呼之 ,后主不应 ,欲下石 ,乃闻叫声…  相似文献   
6.
颜志文 《文教资料》2007,(33):131-132
本文通过对三元区城乡中学生进行有关创造型人格的问卷调查,发现三元区城区的中学生更富有创造性人格,同时,笔者认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三元区城乡形成二元制社会。在二元制社会下的影响下,大量优秀的历史教师都留在城区。这是导致三元区城区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教育素养、创造型人品、"教学技术"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历史教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颜志文 《文教资料》2007,(33):131-132,68
本文通过对三元区城乡中学生进行有关创造型人格的问卷调查,发现三元区城区的中学生更富有创造性人格,同时,笔者认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三元区城乡形成二元制社会.在二元制社会下的影响下,大量优秀的历史教师都留在城区.这是导致三元区城区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教育素养、创造型人品、“教学技术“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历史教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三元区作为省级初中课改试验区,开始实施初中新课程。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是实施新课程的目的之一。而要探究新课程实施后,三元区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发生的变化,仅研究三元区自身的变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非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