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家长眼中"十全十美"的被寄予厚望的智力优秀的学生,在获得优秀学习成绩的背后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却经常被家长和老师所忽视.因为他们被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这一光环所笼罩,以至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引导,直接影响他们创新心理的发展,有的甚至影响其健康成长,对此媒体已有诸多报道,生活中也不泛实例,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那么这些智力优秀生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呢?教育者又如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潜能,使其真正成为智力良好,心理健康,个性品质均优秀的创人才呢?我们以实验小学一、二年级2011年5月到6月中五周时间分别抽取32、28、36人为对象,以负重心理、高傲心理、嫉妒心理、失落心理为内容展开填表调查,每次内容中选取几种现象为指标列表,分发给被调查的学生填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对各年段的科任老师、班主任进行个别访谈,得出调查结论.  相似文献   
2.
3.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的融合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一、作者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选入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形神俱佳,文质兼美,是情感满溢的海洋,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定格定位的。怎样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呢?1.走入课文:首先必须让学生走入课文,要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细细品味,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六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不仅阐述了作者的主观情思贯穿于文学作品之中,而且还道出了读者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应该通…  相似文献   
4.
这学期学校组织了校内的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看到:老师已经能从台上走下来,把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一改已往老师把持整个课堂的现象。靠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多了,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多了,发表不同意见的声音多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多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大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师比较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的融合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