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  相似文献   
2.
马兆来 《科教文汇》2009,(17):88-88
《教育学》中教学论告诉我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评定”是共同构成课堂教学有机整体的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又分为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和检查评定阶段,即备课、讲课和学生学习成绩评定阶段。那么说课在课堂教学有机体中处于什么地位?说课与备课、讲课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我们说课活动中应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教材即范例”的崭新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实际上教材不过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纽带。但师生进行对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从而获得师生的共同成长。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对教材的内容应该进行适当地加工和设计,从而完成从教材到教案的再“创新”。一、转变角色,使教案由“师本设计”变为“生本设计”,成为教学相长的“桥梁”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是以“师本设计”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