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人才培养的视角,从学生发展质量的维度,提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量观,围绕实践教育的实施过程,结合浙江大学的工作探索,提出基地化建设,课程化管理,多维化评估,全员化参与四大举措,构建资源质量、运行质量、评估质量、工作队伍质量全方位并行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体系,并就进一步发挥导师质量保障作用,推动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创新社会实践多元模式等方面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予以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导学共同体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导学关系构建的新思路。其内涵是导师与研究生在共同的道德遵循和价值追求基础上,以知识传创和全面育人为目的,在共同体验的研习环境中, 通过参与、合作和交流,实现自我价值和共同发展的教育形态与交往过程,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等性、交互性、共生性的发展关系。导学共同体具有三重内涵特征——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导学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得益于共同的价值、明晰的权责、共情的体验、充分的沟通和科学的评价。同时,介绍了浙江大学导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普及不仅构成了大学生成长的信息环境,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着深层次塑型。当代高校德育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重要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更是人本教育,其内容包括认知、参与和批判三个方面。综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媒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倡导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和路径:一是世界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二是环境优化与素养提升相结合;三是学生教育和师资培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