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西游记》中有440处用到俗语。这些富有表现力的俗语绘景状情,塑造人物,记录了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心路历程,使全书的神话色彩淡出,凸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后人以这些富有活力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创作出诸多俗语。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山西太谷、文水两县岁时节日饮食类语汇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并对这些语汇进行了文化学的分析,展示了其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相"与太谷方言的"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厮”是太谷方言中表相互的范围副词。文章从音、义两方面来探讨“相”与“厮”的关系,“相”本为“两相之辞”,即“互指”为其本用,后产生偏指用法,这种用法两汉渐多,魏晋以后滋盛。到唐宋时期“相”分化出读入声、义为“交互”的“厮”,如“厮打、厮守、厮吵、厮混、厮杀、厮替、厮赶、厮像、厮闹、厮帮、厮觑、厮会、厮推”等。“厮”在元代和明初的白话小说中极为多见。读入声的“厮”在太谷方言中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