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运用训诂方法,参稽《后汉书》与《汉书》等典籍,考释《后汉书》中的四词条,或解释原书之疑义,或纠正李贤注之错谬,或有补于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文献中有"忧死"、"忧卒"、"忧崩"、"忧薨"之语,无论传注,或是辞书,皆无所释,给人造成假象,好象其义是"忧伤而死"。如,《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栗姬愈恚不得见,以忧死。" 死时固然忧伤愁苦,但忧伤愁苦都不是致死的原因;而从上下文义推敲,凡忧死者都是在囚禁中死去的,故"忧死"、"忧卒","忧崩"、"忧薨",似应等于"幽死"、"幽卒"、"幽崩"、"幽薨"。如《汉书·外戚传·武帝勾弋夫人》:"勾弋倢伃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而《史记·外戚世家》褚先生曰:"后数日,帝谴责鉤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日: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  相似文献   
3.
"天诱其衷"一语,最早出自<左传>,其中"诱"与"衷"是理解难点.详考典籍,从文字、音韵、训诂、语境角度释义,"诱"有"引导"与"设置"二义,"衷"有"正道"义."天诱其衷"即"上天导之以正道",这种解译似比杨伯峻先生的"意谓天被我感动其心"更合于其社会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训诂方法 ,参稽《后汉书》与《汉书》等典籍 ,考释《后汉书》中的四词条 ,或解释原书之疑义 ,或纠正李贤注之错谬 ,或有补于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堪称唐人颜师古以后 ,历代前人对《汉书》研究之集大成。《补注》继承前人成果 ,填补了颜注的空白 ,纠正了颜注的错谬 ;而且《补注》所引某些成果实与颜注殊途同归 ,仅自不同角度观察而已。当然也有些则是前人研究的错谬而补注却继承的。  相似文献   
6.
"赵娆"何许人也?现代辞书有释:"汉桓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与共交结,谄事太后。事见《后汉书·陈蕃传》。"(《汉语大词典》(9).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1136页)  相似文献   
7.
谈《汉书补注》的吸收前人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堪称唐人颜师古以后,历代前人对《汉书》研究之集大成。《补注》继承前人成果,填补了颜注的空白,纠正了颜注的错谬;而且《补注》所引某些成果实与颜注殊途同归,仅自不同角度观察而已。当然也有些则是前人研究的错廖而补注却继承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