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20世纪末。武侠文学研究逐渐在大陆兴起。这一方面是国内国外学术研究大环境变化所致,也应看到港台新武侠小说80年代后在大陆广泛流传对研究肇起所具有的意义。理论与方法在上世纪后二十年众声喧哗,众多学者掌握并运用这些新的利器开拓出不同以往的疆域,使得文学史研究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让文学研究出现了更多的新关注点,其中。通俗文学研究视野的扩大与重新认识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2.
3.
《金台全传》一直较少受到研究者关注,其中多次描绘的打擂母题,是明清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兴趣的焦点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狂欢化色彩是打擂母题的重要特质,解释了作者读者心理交汇的原因;既受到口头文学和书场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晚清社会思想变化的推动。虽然,学界对于与打擂相关的“相扑”活动有些研究,但罕有注意到,比武打擂这一文学叙事模式真正的文本建构,归功于中古时期外域传来的佛经故事,其有打擂比武教训力士、比武招亲、比武为国、欲赠女求对方退让,毁约被摔死的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4.
在侠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侠者本来天赋的自由性出现了“失”与“得”的相继性变化。对之加以探讨,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自由性在侠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台湾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先生与淡江大学林保淳教授对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研究已持续多年,颇有创见。近10年联手撰写《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以翔实的资料与简明的阐述将台湾武侠小说自上世纪下半叶50年来的发展脉络一一厘清,以正台湾武侠小说研究之谬误。书中将此50年武侠小说划作发轫、兴盛、退潮、衰微四期,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通俗演义》天书、符水母题的佛道文化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符水和天书紧密相连,这种母题伴生式叙事,说明两问存在某种内在有机联系。天书确为天上降临的佛经,此与外域传来的佛经至为相关。天书母题演变中逐渐增加了警告叛逆、天书为正统所用的意蕴。该小说成书的元末明初,正值社会上骗术横行,对天书崇拜进行反思批判的思潮大盛,这也影响到小说对得天书结局的描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