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比较了大脑和计算机工作机制并找出了它们之间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信息处理的语言各个层次串并行处理模式和基于神经元的连通论并行处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任务和短路原则的大脑神经元弹性模拟并行处理系统的假说,并行系统可以当串行系统使用,也许这就是人脑处理语言的真正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怀忠  赵勇 《海外英语》2011,(2):244-245
"象征单位"理论是认知语法(CG)的核心,象征单位理论把音位极与形态极统归为音位极值得商榷。双极单位掩盖了或者模糊了五种客观存在的象征关系,单极单位没有音位极和语义极之间的象征联结,这也造成了CG语言理论的不一致。把音位极和形态极分开,音位极仅代表语音,形态极代表形态,即象征单位包含音位极(语音)、形态极和语义极以及它们之间的象征联结,这样划分具有理论上的清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的角度看,时和体都具有主观性。时是言语事件与它的参与者的心理接触,体是人们对事件或动作的内部时间结构的不同看法。时和体分开研究符合认知体验,不管时和体通过何种方式体现,语法上有无系统性,它们都客观存在于语言中。过去完成体的时义是“突显过去的过去.关联过去和现在.压制将来”,体义是“动态有界”,现在完成体的体义也是“动态有界”。因此,“动态有界”是完成体的核心体义。  相似文献   
4.
马怀忠 《海外英语》2012,(3):256-259,262
"There Is No V-ing构式"源于现实和人类体验的互动,成于认知加工,体现了人类的最基本认知方式。它是在存在和否定祈使构式的合力作用下,经多重传承糅合的结果,是在视觉虚化"There"的基础上,经心智加工的产物,较为客观地表达持续性否定祈使含义。该文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角度用整合的配价-有界-主观性和主观化以及转喻压制理论框架(CMC)对检索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1812例"There Is No V-ing构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解释其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马怀忠 《新闻传播》2023,(16):116-118
本研究探讨了数字媒体环境下,耸人听闻和点击诱饵式标题的出现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以及新闻公信力与读者信任的关系。我们发现,虽然这些标题能有效刺激情绪唤醒并推动用户参与,但其误导性可能对新闻的可信度造成损害。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新闻质量的问题,以及新闻业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怀忠  李强 《科教文汇》2010,(30):205-208
1492年,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后,先是欧洲人,之后是其他大陆民族相继移民到新大陆。虽然美国从1776年宣布独立至今仅有200多年历史,但是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带到新大陆,使美国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大熔炉,从而使美国文化和民族特征变得复杂多样而难以界定。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美国研究运动"。美国历史学家们针对如何界定美国文化及民族特征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本篇论文将介绍"美国研究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对美国民族和文化特征研究方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