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马振清,于洪林邓小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是他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说。在他的著作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既有宏观决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 ,青年学生思想十分活跃 ,对人生问题极为关注 ,对社会问题颇为敏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 ,从而在思想观念上、心理素质上和行为方式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青年学生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在他们思维发展的内在意识及其心理素质与社会责任及其心理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他们懂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但有些人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眼高手低 ,大事做不来 ,小事又不愿做。…  相似文献   
3.
一、形势与现状值此世纪之交,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发展并正在进一步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这些新局面为我国向着现代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伴随着这些新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视域下,增强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培养社会成员自觉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社会生活更加规范、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法制化建设更加完备,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是公民由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过程,中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不仅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而且还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全这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意味着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定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地位、方针、原则和方法,坚持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及其直接成果是按照政治的要求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即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基本精神,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把培养“四有”新人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为己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保证我国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建立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与法制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了完成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就需要大批的人才,人才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教育,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多种类的、多层次的人才。高等学校不但在这些方面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而且,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人才素质如何,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最深刻、最精辟的概括。在毛泽东所阐释的实事求是命题的认识论内涵的基础上.邓小平坚持和继承了这一思想,实现了创造性的发展,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是相通和相似的.在传统的认识中,市场经济被当作资本主义经济的同义语,而把它作为一般的经济形式或经济手段,并且同社会主义相联系,在我国只是在九十年代初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理论认知有偏差、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将影响国家安全教育实效以及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因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重塑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机制和策略,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培养合格人才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社会生活更加规范、更加有序,逐步走向法治化轨道。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视域下,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公民自觉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能够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支持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