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晨雪 《文教资料》2013,(16):82-83
在孔子看来,命是外在的不为人力所改变的客观存在,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行义向善,做到"知命",并在"知命"的基础上"立命"。同时,人又不能一味地屈服于命运,完全等待命运的安排,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握命运。  相似文献   
2.
《鬻子》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鬻子》确为先秦典籍,非后世伪作。汉以后《鬻子》亡佚,今本《鬻子》即《逄行珪注鬻子》,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鬻子》真书残篇。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集中、细致地刻画隐士形象的作品,《论语》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生动地将隐士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风貌呈现出来;又以具体的细节,呈现出隐士群体中的不同性格特质。《论语》通过符号式、情景式和论说式等展现方式,构建起《论语》异彩纷呈的隐士世界,显示了早期儒家对隐士的情感态度,对后世隐逸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