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1.
一、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 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1994)①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教师文化的转型,他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变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从"形式"的视角展开了其教师文化论,并由此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形态:个人的文化,教师彼此隔离,教师间的互动焦点在教材、学科、个别活动上,而非课程目标或教师教学问题上;巴尔干式的文化,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教师对特殊团体有高度忠诚度与认同感;自然的合作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人为的合作文化,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教学由三者构成: 教师、文本和学生。本文所指的文本就是文字作品,即“课文”。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文本并从文本中获得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文本却经历了两次失落。  相似文献   
3.
试谈档案评价中的学生档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评价,又称文件夹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档案评价有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两种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对学生档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合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整体教育的视角来看,教师合作是教育本身所带有的,是教育对象所决定的教师的内在生存方式,是基于整体的人的培养、整合的课程开发和互助的教师发展而形成的教师间的良性关系,而教师合作的生成也需要在整体教育下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梅  马玉宾 《教育研究》2005,26(10):49-54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整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其开发与实施受到教师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校本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特征是:积极的互依性、合目的性、整合性。合作的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之间在动态上表现为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静态上表现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在校本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6.
试谈研究性学习的档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程形态,在评价观、评价方式、评价策略等方面表现了与传统的标准化考试不同的特点。档案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成为当代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就档案评价的内涵特点、表现类型及实施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一、档案评价的内涵特点研究性学习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领域、新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学习方式,由于主要体现的是…  相似文献   
7.
试谈研究性学习的档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程形态,在评价观、评价方式、评价策略等方面表现了与传统的标准化考试不同的特点.档案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成为当代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就档案评价的内涵特点、表现类型及实施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