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1.
中国乡土文学的研究领域宽广而且复杂,这不仅表现在其作家作品数量庞大、成就丰厚,还表现在其内涵的复杂。20世纪中国乡村的坎坷历史,导致了与现实关系密切的乡土文学不只是关涉文学本身,而是纠结着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显出充分的张力。其中,新文学与农民问题的专题研究,就可以看作是乡土文学研究复杂张力中的一部分。它也对其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对文学文本的深切把握,  相似文献   
2.
马玲丽 《文教资料》2007,(36):24-26
文章以莫言小说创作时间为线索,分期梳理小说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得失。  相似文献   
3.
运用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同场对抗性项目运动员不良情绪产生的多种因素(项目特点、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的不良情绪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可以通过情绪具体调控等手段和方法调控运动员不良情绪,通过干扰适应法等训练手段稳定运动员情绪。  相似文献   
4.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身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如何上好雾霾天气的体育课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从室内场所设施安排、室内体育内容设置出发,为在雾霾天气状况下上好体育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玲丽 《文教资料》2013,(17):41-42
针对文秘专业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普遍面临的困境,作者从人文精神的传承、多样化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文学教学贴近文秘专业特点等方面探讨了突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反思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和真实性问题,力图清理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指出观念的更新带来的创作上的创新性和有限性。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定性为“乡土性的”,这一认识无疑象征着本土文化的自觉。作为以感性方式思考社会人生的文学,自然难以逃脱这一宿命。对乡土中国的文学想像,历来是文学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区域,才人辈出,硕果累累。遗憾的是,从历时性角度,对乡土文学理论做系统研究总结的,几乎还未曾见过。余荣虎新著《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就是对这一领域富有探索激情和创新意味的学术硕果,该著以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为切入点,全面细致勾勒了1917—1949年时期内乡土文学理论变迁的历史轨迹,探询了理论话语转型的深层缘由。著者的思考,为现代乡土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启迪,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8.
"无根"的精神心理作为知青代作家集体无意识,是推进知青小说不断革新的动力,新时期知青小说清晰而又完整地再现了一代人伴随时代走过的精神历程。知青作家、知青小说与时代之间休戚相关,构成了生动、复杂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