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习作内容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习作内容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习作内容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所谓“一言堂”,就是过去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现象。教师一人唱主角,几十名学生被动参与,无须提出异议或者发表个人见解,只要有一双耳朵,耐着性子听下来就行。要点、看法、中心、道理,这些也不用费心费力探究讨论,只须强记下来生搬硬套即可。一节课内,教室里充斥的都是教师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说话的机会少得可怜,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发挥,又何谈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那天,下校调研,听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女教师上的一篇传统课文《晏子使楚》。因为提前一天打了招呼,她做了较充分的准备,课堂设计力求创新,情感投入很足,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教学过程简述如下: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出访,都有哪些人随行啊?是的,有相关部门的官员,还有什么人呢?对了,还有记者。今天你们愿不愿意当个记者,随晏子一起出访楚国向全国人民作报道呢?你是哪家的  相似文献   
6.
那天,下校调研,听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女教师上的一篇传统课文《晏子使楚》。因为提前一天打了招呼,她做了较充分的准备,课堂设计力求创新,情感投入很足,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四(上)第十二单元)设计理念: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读,永远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受到感染与陶冶,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本课设计集中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一、开门见山,解题引入1.今天我们学习《瑞雪图》一课,(板书课题“)瑞”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雪,才可以称得上“瑞雪”?出示课件,问:是这样的雪吗?见过吗?想说什么?2.齐读课题。这是一幅图画吗?你觉得这幅图画应该画出怎样的特点呢?3.引导学生去…  相似文献   
8.
习作内容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尔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