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当今艺术危机与审美危机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用抽象的审美意识去代替对艺术的理解,用单一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整体经验进行覆盖,从而在对艺术理解的维度中只剩下了审美,这是对艺术经验的审美意识抽象化处理,这是构成艺术经验的异化的内在根源,也是西方主体化美学倾向下体验学、纯粹美学等产生的根本原因。伽达默尔在反对审美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无区分",认为艺术经验是一个包括了审美经验在内的经验整体,艺术对真理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艺术经验的整体性中。从强调艺术经验整体性特征而言,伽达默尔审美无区分思想可视之为反拨艺术经验异化的思考,这也是西方文化研究思潮在美学研究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对美的思考中包含了对美的本体论功能和本体论结构的揭示,把美的显露、澄明或者真理证明作为它的本质因素。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美的本体论功能和结构的现象学分析,目的就在于揭示美的显现对于美的存在来说具有的一种本体论规定性质。柏拉图的这种美的本体论功能和本体论结构通向了胡塞尔"回归事物本身"和意向性等现象学理论主张,也由此通向了海德格尔的存在基础本体论的主张:此在就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应该是在存在中存在。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深刻发现和继承的观点是:美在显现。  相似文献   
3.
将梁实秋先生定位于古典与浪漫之间,未能确切涵盖他的整个人生。文章通过对梁先生家书的解读,可以真切感知其八十余年的人生冷暖,可以更好地理解梁实秋先生的真正心境。  相似文献   
4.
海内外的张爱玲研究是以其传奇作家身份为核心,对其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论析,而忽视了张爱玲的翻译活动与成就。文章通过阐述张爱玲的译者素养与翻译《老人与海》的缘起,探析其译本特色,可以管窥她作为译家的翻译才华。  相似文献   
5.
爱德华·蒙克是欧洲现代表现主义艺术先驱,其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通过对蒙克作品的解读,探析其创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独特的底色,用画笔从患者视角来构筑扭曲着的情感通道,并以医者身份来剖析患者非常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生态批评是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主导、聚焦自然与文学之内在关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生态批评视阈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解读,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教育与感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从同义词、正式词及古体词等三方面探析商务合同翻译中的选词,并运用例句说明选词在合同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虽然增加了“微积分初步”,但由于教学时间处于高考前夕,时间紧,而高考又不考这部分内容,至多在附加题里有一点,且分数不计入成绩,只起参考作用,所以中学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许多学校只讲其中的一部分(一般地都讲到极限,有的还讲一点导数),甚至有人主张在中学把这一内  相似文献   
9.
一代才女张爱玲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其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赢得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她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却一直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域。从翻译视阈来论析张爱玲与《海上花》,可以管窥其不同寻常的译者素养与翻译才华,为张爱玲全面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创作成就赢得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她在翻译方面的突出贡献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从雅各布森所定义的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两个层面来论析张爱玲对《海上花》的翻译, 可以管窥徜徉在语言三度空间的张爱玲不同寻常的翻译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