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锦武 《甘肃教育》2014,(20):100-100
正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由此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丰富的知识,还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包涵着的浓烈情感因素,给予学生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以此来进行德育。语文课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应该是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教学重点,这就体现了它的工具性。一篇文章,作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时代在呼唤政治教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坚决废弃抽象、空洞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代之以真情实感,生动活泼的情感型教学。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何才能在政治课教学中唤醒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运用歌曲创设情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首歌,就是一首诗,一个动人的故事。许多歌曲对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歌词背得烂熟,可谁也不曾留心这一首首歌词的含义。如《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