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学业和品德分化。 (一)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规律 1.学业分化先于品德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OpenPose计算机视觉算法(以下简称“OpenPose”)获得的运动学参数,构建并验证一种健身操运动能量消耗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方法 通过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验证OpenPose识别关节运动角度的准确性;以COSMED K5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量的能量消耗数据为标准,构建并验证基于OpenPose获得运动学参数的健身操运动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结果 OpenPose能较为准确地估算人体运动中大多数关节的运动角度;基于OpenPose的能量消耗估算方法误差较小(MAE=0.81,MSE=1.11,RMSE=1.02,MRE=13.60%),测试精度可达到86.4%。结论 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OpenPose的非接触式能量消耗测量方法,这种新方法能较为准确而简便地测量健身操运动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的意义在于通过相应的文化感染人、熏陶人,使受教者成长为预期的合格人才。"民族化"和"现代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也是现代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案使得素质教育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素质教育“实然性”和“应然性”矛盾现状的实质是由于对素质教育理念理解的偏狭而造成的教育失真。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完整地理解素质教育精神,其次通过纠正传统教育理念的偏狭、创新教育体制、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优化社会教育环境等,最终落实教育解放人、完善人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学业和品德分化.(一)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规律1.学业分化先于品德分化.从客观因素讲,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课程难度、深度的加大,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加.如果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适应,都可使心理矛盾加剧,表现出学业分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旅游企业负责人、体育旅游主管部门(体育局和文旅厅)及有关院校专家学者等三个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从人才的现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入手,收集了大量真实详尽的一手资料,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行业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构成多样、对口专业人才较少、总量不足且供给滞后于市场需求等问题;在岗位需求方面,市场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等岗位人才缺口较大;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过宽以及人才缺乏实用性等。基于此,提出建议: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促进浙江省体育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一、做好预习,产生兴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并初步提出解决方案,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