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如何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问题上,当今世界各国均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即由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共同选择适用于合同的准据法。在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确定了涉外合同的准据法以后,由于主客观原因,据以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冲突规范、连结点发生了变化,或者当事人双方事先共同选择的准据法本身发生了变化时,其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原则上也应该由当事人双方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确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区际司法协助的一般特点,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基本性质和六大特点,并对未来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中国的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应分阶段确立,不同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不同的阶段或者同一阶段均可以而且也应该采取多种模式。从而将未来中国的区际司法协助分为四个阶段,并就各个阶段的区际司法协助应该采取哪些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司法判例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自然也就不是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但由于国际私法是一门非常特殊的法律部门,无论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基本任务和本质特征来看,还是从国际社会国际私法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趋势来看,或者从我国国际私法的现行规定和“一国两制”的需要来看,以及从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或者地区友好的民事往来,充分发挥我国在涉外民商事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等诸方面来看,将司法判例作为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着重从反托拉斯法本身所固有的概念、规则出发,来探讨反托拉斯法的演变历程:对垄断性行为的限制──对规模经济结构的限制──向传统的回归;借以揭示了反托拉斯法趋向宽容做法的发展走向;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反托拉斯法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反垄断,而在于维护竞争的秩序。  相似文献   
5.
着重从反托拉斯法本身所固有的概念、规则出发,来探讨反托拉斯法的演变历程;对垄断性行为的限制——对规模经济结构的限制——向传统的回归;借以揭示了反托拉斯法趋向宽容做法的发展走向;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反托拉斯法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反垄断,而在于维护竞争的秩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法律虽然明确规定在处理涉外民商事关系时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但并未对可予适用的国际惯例的性质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那么,最可取的思维路径则应该从国际惯例本身来分析其性质。我国处理涉外民商事关系时适用国际惯例,必须以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无明文规定为前提,且只能参照适用,同时适用的结果不得违背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和我国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恿生,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认为:我国在立法上可以直接采用“证据交换程序”、“确立争点程序”等提法,是否时入上述程序,采用当事人申请和法官依职权决定两种方式;当事人双方在法官主持下交换证据;法官也可应当事人申请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同时必须举证时限制度,原则上当事人应在庭审前举证。  相似文献   
8.
涉外经济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高宏贵,赖世旭关键词涉外经济合同法,准据法,意思自治原则1何谓涉外经济合同,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尽一致,在法学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并非含有外国因素的经济合同就是涉外经济合同。根据英国1977年不公平合同条件法第26...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由行政机关自己来处理行政案件,直到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之后,人民法院才开始按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受理很少的一部分行政案件。从1987年起才陆续在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内部试点设立行政法庭,同样是按照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受理法定的行政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制的日臻完善,为行政案件的司法解决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法律依据。其中在受案  相似文献   
10.
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公司法必须规定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规定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不仅有其坚实的公司法理论基础,而且有着夯实的法哲学和民法学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法理基础,对于我国及时规定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限制和纠正资本多数决的滥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公司的法律人格,保障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等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