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案例:《圆的面积》一课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半径是10厘米的学具圆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剪开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最后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进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课上,学生纷纷按老师的要求分割、拼摆、量算。巡视时,我发现程琳始终在摆弄着剪下的其中一个等份,好像在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问:“程琳,你遇到困难啦?”她满脸疑惑地回答:“老师,能不用您的方法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我鼓励她接着说下去,“我想把圆平均分成16等份,把其中一等份看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直接测量出它的底和高,…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思维现象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自觉地"过渡"到与它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之中.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联想不仅能够沟通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在举一反三的训练方式中使学生对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实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上看,新教材将以前通用教材“轻推导重结论”的旧面孔变成“既重推导过程又重结论”的新形象;从公式推导方式上看,改变直接给出定型化公式和结论的方法,更新成把公式推导演变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以操作为前提进行抽象概括。教材的设计充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易于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成“因”的发展变化,知识结“果”自然水到渠成。新教材的设计做到了从“果”向“因”的转变,并在以下几方面进方了调整和改进。1.渗透新数学想想和6宏。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数学作为教自的基础学科也画随…  相似文献   
4.
步步分析画图求解深州市东安庄完小高宗库小学阶段,许多应用题都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求解,如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等。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运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可将应用题的抽象数量关系具体化,既能使应用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又可...  相似文献   
5.
讲授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时常困列不出正确的方程式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虽能列出算术式,却列不出方程式。我深深地体会到这部分知识难讲、难教。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我采用了一次“假戏真做”的教学尝试一,  相似文献   
6.
《河北教育》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开辟“我来说两句”栏目,撷取学校教育领域中富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本期讨论的话题为小学生“要不要背着手听课”。背着手听课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尢为普遍,在倡导主体教学、开放教学的今天,还要不要这种行为?本期编发的稿子,全是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所撰写,他们的见解最具有代表性。以后每期所讨论的话题,《河北教育》将及时刊出,欢迎广大教师踊跃参与。  相似文献   
7.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是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构建呢?在充分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尝试应用表格的方式,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推测、计算归纳等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生成“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8.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是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构建呢?在充分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尝试应用表格的方式,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推测、计算归纳等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生成"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是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构建呢?在充分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尝试应用表格的方式,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推测、计算归纳等能力,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生成“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思维现象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自觉地“过渡”到与它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之中。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联想不仅能够沟通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在举一反三的训练方式中使学生对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实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