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现了其强大的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世界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缩影。面对规模庞大、类型齐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健全的政策发布、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媒体导向和社会问责信息化等一系列手段构建官方和行业机构齐抓共管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80-2007年)的分析研究,概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即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理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质量观。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确立依据,即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WTO与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回顾了3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若干研究重点: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与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与办学形式多样化。可以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本明确了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数量与质量仍需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逐渐重视德育和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质量的危机目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认证、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认证是一种衡量标尺,评估是价值判断工具,保障是改进手段。从其发展轨迹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基于"利益关系人"的管理,是从技术层次向文化层面过渡与转型的管理,是一个在注重对质量进行真正保障基础上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经历了初创期、积极探索期和稳步发展期等三个阶段。在这一历程中,质量保障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导逐步转向政府引导、教育中介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新格局。学位授权点的审核、专业目录的调整、招生计划核定、专门资助项目等构成了质量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自主权既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也是未来深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高等教育市场更加开放与融合的大发展时期,应该积极改善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完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增强对外交流的软实力;积极参与无边界高等教育,缩小区域与校际间差距;借鉴与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贸易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金融行业和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此同时,世界高校也面临着来自金融风暴的考验和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高校时下所面临的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困境与挑战,尽而提出一些关于中国高校应如何应对金融风暴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和美国教育部(USDE)的认证标准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阐释我国高等教育认证体制应该认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如:评估主体单一,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化评价方式;评估标准过分统一,评价指标过于量化;被评主体缺乏自我评价意识,参评思想偏离正轨等。对此,文章提出了改善建议:以内部认证逻辑为主体,实行内部认证与外部认证相结合;逐步建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市场调节机制,改变教学水平评估的"大统一"现象;增强被评方的"主体意识",做好"自评"与"整改"。  相似文献   
8.
并乡合村是我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宗旨是通过并乡合村整合资源,减轻农民负担。但由此引发的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政治改革应该与教育发展相协调,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重视农村教育,尽量为农村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将科技兴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基于教育质量标准来推动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学位认证标准的制定和互认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国际化,增强竞争力至关重要。纵观发达国家认证史,专业学会认证、专门职能机构认证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式认证三种模式占据主流。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应制定具有国际视域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搭建区域化学位教育质量、学术标准框架和交流平台,加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专门的、独立的教育质量认证机构,其中既要立足本国,也要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