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月兰 《成才之路》2010,(29):77-77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高中学生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学好数学。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等。  相似文献   
2.
哲学教育作为价值塑造的载体,它的任务是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与人的生存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群体主体已成为历史,个体主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矛盾,形成现代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类主体是全球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主体的建构要求哲学教育必须实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换,塑造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3.
个体主体是基于"原子式探讨"的分析方式所形成的以个体为本位、以对物的单纯占有为目标的主体形式.类主体是对个体主体的辩证发展,它突破原子式分析的片面思维,把人看作在各种关系中和谐统一的类存在,它所成就的是真正自由、完整的人.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和危机要求主体由个体主体转向类主体.这种主体范式的转型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原子式探讨"到生态分析的转换;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从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的转换;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从"单子式个体"到"完整的人"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福山在其新著《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中通过严密的分析,证实了诚信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对现代化产生的巨大影响。文中分析了福山关于信任社会资本化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现状进行文化透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因此,新形式下的需求由原来的认识型发展到了创造型。需求的人才也需有创造力、发展力,这也就意味着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再也不能以以前的填鸭式、强迫式、权威式、本本式、单一式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而需要我们以一种崭新的思想来定位教育。要传授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思维开阔,知识面广。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性、主动参与性、勤于动手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一、旧知识与新知识何迁移类的教学内容适合开展合作学习 笔者认为在这里开展合作学习比较有效。理由有:一是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旧知识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共同知识基础.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二是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新知识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共同目标。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八册中《三步应用题》的学习。学生从这里开始学习三步应用题。这里的三步应用题比较容易.是在求两个数的和、  相似文献   
7.
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见素抱朴”、“知足不辱”的价值观与人生宗旨,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立现代生态文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确立社会平等原则,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教育作为价值塑造的裁体,它的任务是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与人的生存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群体主体已成为历史,个体主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矛盾,形成现代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类主体是全球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主体的建构要求哲学教育必须实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换,塑造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