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过程中,求解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占了很大比重,本课程期末考试的题型中。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约占80%~90%。因此,熟练、正确地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对于学习本课程至关重要。求解这类题目,首先必须牢固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记住必要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机械原理》教材中的一些例题和《机械原理学习指导》中的“典型例题”,阐述了这类题目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并提供了解题规范,同学们在复习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先阅读上述例题,再  相似文献   
2.
本课程使用教材是张世民主编《机械原理》(1993年10月版),高松海、申永胜编《机械原理学习指导》(1995年10月版)。本文将上述两种文字教材分别简称为“教材”和“学习指导”。本课程的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均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过程中,求解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占了很大比重,本课程期末考试的题型中,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约占80%~90%。因此,熟练、正确地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对于学习本课程至关重要。求解这类题目,首先必须牢固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记住必要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机械原理》教材中的一些例题和《机械原理学习指导》中的“典型例题”,阐述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股潮流。从事远程教育的学校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竞争。因而,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下大力气搞好课程建设,是关系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一、转变观念搞好适应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课程建设,首先要在以下两个观念上有所转变。(一)从教材建设到课程建设的转变一门课程的建设一般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试卷库(或试题库)三个部分的内容。过去,我们使用得较多的是“教材建设”这个提法,现在看来不够全面。尽管在上述三部…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过程中,求解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占了很大比重,本课程期末考试的题型中,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约占80%至90%。因此,熟练、正确地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对于学习本课程至关重要。求解这类题目,首先必须牢固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记住必要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机械原理》教材中的一些例题和《机械原理学习指导》中的“典型例题”,阐述了这类题目解题思路、方法和  相似文献   
6.
7.
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过程中,求解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占了很大比重,本课程期末考试的题型中,分析和设计类型的题目约占80%至90%。因此,熟练、正确地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对于学习本课程至关重要。求解这类题目,首先必须牢固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记住必要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机械原理》教材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大作为一所开放性的远距离教育高等学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材建设是远距离教学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基础建设。18年来,电大开设了数百门学历教育课程,出版了上亿册文字教材,制作了数以千计的音像教材。这些教材的使用情况怎样?能否适应廿一世纪的人才培养需要?如何体现电大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新一轮教材应当如何建设?……这是关系到电大存亡的重大课题。本文想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经验加快进度搞好共建课程工作□高松海任为民1996年全国电大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开展共建课程工作以来,在全国电大系统的关心和支持下,共建课程工作正在稳步进行。现就我们一年多来参与共建课程工作的体会,谈几点认识和意见。共建课程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全国电大...  相似文献   
10.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是:张世民主编的《机械原理》和高松海编的《机械原理学习指导》(以下分别简称“教材”和”学习指导”)。对一九八七级期末复习及考试的要求,应以《中国电大教育理工科期末复习增刊》中的“机械原理复习提要”为准,期末考试命题不会超出该文的范围。本文拟根据上述要求,对期末复习的方法谈一些意见。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以分析计算和设计类型的题目为主,没有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题目的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