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时局的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生态的变迁。虽则在政治失序的乱世,“士人”与“优伶”之间身份差异并未彻底弥合,但却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使怀才不遇的“士人”与同样被“势”所压迫的“优伶”有了某种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在此背景下,“士人”与“优伶”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往亦有所新变。张岱的《陶庵梦忆》就可看成乱世背景下“士人”与“优伶”关系的具体呈现。本文将以《陶庵梦忆》为中心,对其中新型士伶关系的样态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白有诗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情思细腻,对这一点感慨尤深。于是无数慨叹生命易逝,往事如烟,好梦难留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而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便是个中翘楚。长洲(今江苏苏州)沈复既无秀才举子之功名,  相似文献   
3.
我看曹雪芹     
曹雪芹给人们留下了两个故事:一个拥有没有结局的最好的结局;另一个却有着拥有完整结局的残缺结局。《石头记》是一本千古奇书。它有三奇:一是情节奇,二是身世奇,三是作者奇。读《石头记》,发现它的情节安排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情理中又在意料外,全没有戏剧化的人工雕饰的巧合,却又在波澜不惊处见皓月,青山夹缝中出夕阳,此一奇也;这一部惊世著作几经沉浮,难窥全貌,其身世如苍穹远辰,扑朔迷离,此二奇也;这曹雪芹琴、棋、书、画、建筑、雕刻、织染、园艺、厨道——只要能知道的,他几乎样样皆精,行行皆通。酸甜苦辣咸涩——只要能尝到的人间…  相似文献   
4.
我看曹雪芹     
文本教学中,我们对作者的处理比较随意:有浓墨重彩的年谱式;有随意选取一鳞半爪式;有些老师则干脆让作者退隐,将作者抛在一边……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5.
据学者统计,《红楼梦》一书中有大大小小直接间接的梦的描写三十余处,更有人不厌其烦的将其中的梦分为奇梦怪梦、长梦美梦、似梦非梦、痴梦惊梦等十多类,但不论所写梦有多少,分类方法如何,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之梦绝对是梦中之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