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三路线"的出现,是中共党史的一个重大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李立三.尤其是所谓"立三路线"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许多研究也比较客观,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中共六大、苏联、共产国际与"立三路线"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纵观这些研究,总觉得仍有某种偏颇、缺失与不尽人意之处.所以关于"立三路线"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实事求是、正本清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和伟大领袖,始终注意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对反腐倡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率先垂范,从严治党,使我们的党永保其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重温毛泽东同志反腐倡廉的思想和作风,对于搞好反腐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地处亚洲东方的陆海兼备的大国,陆地边界线、海岸线都很长,邻国众多,地缘形势复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既有"先天不足"一面,又有"后天可塑"的一面.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周边安全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我国要发展经济,保持足够防御的军备水平,依托周边、搞好睦邻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邢文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综述,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对今后深入研究邢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8.
德国在两次大战后都是战败国,但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会在短短20年间又发动了新的世界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则能够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呢?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有诸多看法。事实上,两次大战后的不同制裁对德国是战是和有极大影响。通过对这两种制裁的比较,将从中发现其各自对后来德国历史进程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形势下,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握手言和。实行了第二次合作,两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政治、物质基础。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下面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作用作一具体探讨。 (一)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意味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和共产党“联蒋抗日”方针的胜利,极大地壮大了抗日阵营的力量。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和组织“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当时执政的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公开下令“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对日寇的大举入侵,实行不抵抗主义,企图以局部妥协退让来换取日本的停止进攻。一九三一年十月,蒋介石秘密派许世英赴日与日外相币原会谈,表示:“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以同意向日本……让出东  相似文献   
10.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已经疲惫不堪的日本终于宣布停战.战争给日本及英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战前所创造出来的许多财富由于这一战争而损失殆尽,国土遭到严重轰炸和破坏,并被美军占领,日本人民饱尝了笔墨难以形容的战争痛苦和战败的 屈辱和灾难.那么战后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所谓“一片废墟”的础基上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十年恢复与准备于一九五六年开始现代化起步,仅用了十八年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成为后来居上的经济大国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