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调研数据,用罗吉斯蒂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认知能力有显著性影响。学习成绩越好,其就业自我能力认知程度越高;在校期间若担任过学生干部,则其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领导能力相对于其他同学会更好;学习成绩越差,其感觉到的就业形势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十五"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明显增强,从不均衡、差异发展跨入到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之中;协调的程度也由最初的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协调逐步跨入中高水平甚至高水平协调行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一要实现分工与协作,打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增长极";二要进行整合与联动,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如何避免膨胀的规模稀释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是世界范围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国相继研发调查问卷等工具开展博士生调查。国外博士生调查覆盖国家—院校两个层次,面向在校生、毕业生和校友三类群体,包括问卷、访谈等多种调查工具。博士生调查问卷的共性逻辑是遵循就读前、在读中、毕业后的阶段性,在读阶段侧重博士生对导师指导、资源提供、研究氛围、考核评估、技能发展、专业发展、机会获得、经济支持等关键环节的体验调查;毕业后侧重调查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和雇主的反馈评价。未来我国博士生调查改进的思路是尝试构建系统完善、抽样科学、形式多样的博士生调查体系,以及研发关注论文写作、职业发展、考核评估的博士生调查工具。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文社科奖励活动因其衡量标准难以划一,一直是国家奖励体制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最大限度提高该领域评奖活动中的纯度以增强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学术界和政府层面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在构造全新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评奖结果偏离度这一新的研究命题,并以目前最高等级人文社科奖项中的教育学科论文类获奖成果...  相似文献   
5.
重剑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优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对重剑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重剑运动情境中的视觉搜索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在运动情境中,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视觉搜索过程可以依据首注视点的出现划分为视觉搜索前期和视觉搜索期两个阶段;(2)在视觉搜索前期,运动员不存在时间优势,但是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空间优势;(3)在视觉搜索期中,运动员的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教育科学》2012,28(2):77-85
基于2010年高校毕业生网络调查数据,用罗吉斯蒂回归法和OLS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拥有情况对高校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从客观的初次就业单位性质、初次就业月薪高低和主观的初次就业满意度三个方面对初次就业质量进行了衡量。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学校层次、所学专业学科门类、学历层次、学业水平、兼职经历及政治面貌对其初次就业所在单位性质、初次就业月薪高低及初次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毕业生的学校类型、兼职经历等对其初次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衡量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象限分析等研究方法,使用2000年和2010年横截面数据对我国十大城市群107个城市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107个主要城市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总体协调程度有所下降;各主要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分布由高到低大体呈现出“省会城市→东部沿海城市→中西部内陆城市”的分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由高到低大体呈现出“东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东部沿海城市→东部内陆城市→中部城市→西部城市”的分布特征;主要城市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加大,且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整体上远大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从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不同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表现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资本、学生籍贯及出生地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奖情况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家庭与学校联合生产理论对这一结果的作用机制做了概要阐释,并提出研究结论对当前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师资实力和科研实力五个方面构建省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进行测度、排序和分类。在探究区域差异主要影响因子基础上,提出提升不同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结构、GDP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中的第二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和第三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构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在2008年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下降,这将导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2.5%左右,到202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我国将初步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