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悼亡之作是古今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感人的篇章。本文旨在对其抒情的艺术手法进行探讨,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抒情手法,达到了解和掌握常见的艺术手法的目的。也为诗文鉴赏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航兵 《现代语文》2011,(9):101-101
琦君的很多散文都倾注着满腔的真情去写故乡的风物,追忆当年的似水年华,写的动人心旌,醇味绵长。北师版八年级上期语文教材中选了她的《下雨天,真好》,这篇质朴感人的抒情散文读后让人击节赞叹,不忍释怀。《下雨天,真好》真好!然而下雨天之“好”,“好”在哪里呢?通过教学本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有创新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清人王夫之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大致意思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以喜来写悲,以悲来写喜,这样反而更能表情达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这句话的体会愈来愈深刻,下面就以乐景写哀情这一方面,进行探讨和梳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最早可追溯到《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