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安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建国以来,安徽农村经济及其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时期:1979年以前的经济缓慢增长和结构渐变时期;1979年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和结构剧变时期。安徽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祥地,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资源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江文化,即广州以东之珠江流域特有之文化。东江文化是在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特别是唐宋之际从中原南下的客家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因为客家为东江流域最大的族群,其原载的中原文化高于移入地之文化,故而东江文化带有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三维共构的社会结构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到清代,三维共构的动态平静变成了王权一统,社会处于静态的停滞之中。白莲教起义打破了这种静态的停滞,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移民与湖北传统社会文化之变迁高钟关键词湖北,移民,文化变迁文化的发展是个动态的系统进程,之所以如此,除了人类社会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面对变化不定的文化环境对已有的文化进行调适、创新外,同时,任何文化一经产生之后,就处在与周边文化不断地碰撞、交...  相似文献   
6.
1911年苏州的“和平光复”,堪称辛亥革命中非暴力革命的典型。这一典型引发了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各省相继响应,形成了与武昌等地暴力革命相辅相成的辛亥革命又一模式。揆诸史实,苏州模式在汉阳失守、武昌岌岌可危之际,在东南财赋之地革命成功,并克服南京、截断运河,使清政府失去东南财赋与漕粮支持,无法持久,不得不逊位下台。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收功在江南,枢纽在苏州。漠视与否定辛亥革命中的苏州模式,有失历史公允。这一模式的产生,因缘于太平军之役后苏州及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以绅商为代表的雄厚社会力量保全地方之努力、地方官员之顺应时势、以东南文化精英为主体的立宪党人与革命党人主动合作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如何遵循智障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境,寓情于教,以促进学生主动协调发展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情境教学在培智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一、创设动作情境,进行感性识字由于智障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思想易开小差,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动作操练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语言刺激的密度,提高语言沟通的欲望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治疗,就是要激发他们对外界的关注,引起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因此,康复教师应积极寻找或创设干预契机,有效利用教育策略,加强语言刺激的密度和频度,提高自闭症儿童利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欲望。如在评价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时,可多使用一些表扬性和激励性的语言,不断地给予正强化,并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评价,使儿童更加认同、接受教师的教育行为。大量的语言刺激,为自闭症儿童学习和理解语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教师的言语刺激又潜移默化地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示范。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就是按产业部门分类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分析产业结构有“两大部类法、”“农、轻、重法”、“三次产业法”等多种分类法,各有其利弊在此,我们采取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便于进行国际比较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具体划分标准依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牧、渔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后,开始按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设想,仿效西方文官制度,开始了文官制度的创设,这套制度对国民党支持八年抗战,以及败退台湾后,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发展均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