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文献资料和历史教材中,遵义会议就是1935年1月15日——17日在贵州遵义城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狭义的关于遵义会议的概念。这种将遵义会议理解为历史转折中的一个标志点是可以的,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第二次伟大转折绝不是这一个点就能说明的。历史的转折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静态的点,缺少了这些静态的点,我们就无法勾画出历史转折的轨迹,无法理解历史转折是怎样完成的。遵义会议既然是以其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历史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转折而载入史册。笔者觉得单从狭义上看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将一个历史时期的功绩归结到一个静态的点上,未免过于简单化。因为实现历史转折的事关全局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并不是经过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圆满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争论和解决,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这两个问题作为当时党和红军内部两种矛盾力量较量的核心,它的解决是经过了一个逐步的,分阶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