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MacIntyre& Charos (1996)把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这一概念应用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以来,二语交际意愿作为一个代表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潜在结构,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索了性别和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偏低,藏族男生和女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无显著差别,藏族二年级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性别、年级对于交际意愿的影响与藏族传统文化以及藏族学生的学习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教育部于 1 999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明确提出 ,要培养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要求“在培养读、听、说、写、译各项技能时 ,既要强调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 ,又要注意应用语言时的流利程度和得体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交际能力的性质一般来讲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有论述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 1 )语言知识 ,即应用语法、词汇等语言知…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对等实际上是原文和译文在且种言语行为上的对等,尤其是言外之力和言后之果的对等。然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当然不可避免会受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影响。功能对等论实际上是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功能同构体,以使得拥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Set as the primary and ultimate goal of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 by MacIntyre et al.(1998),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second language(L2 WTC) has been put much attention in L2 acquisition field.This study examined quantitatively th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 WTC) in Tibetan context with a questionnaire.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EFL WTC was fou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Han studen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ibeta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their EFL WTC.Causes were explored andsome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were made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