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女儿刚到舜耕中学上初中不久 ,我去见过她的班主任袁涛老师。袁老师向我介绍了女儿的学习情况 ,进而具体地说 ,舒静这次数学考了99分 ,某某地方错了 ,减1分 ,考得还不错。我听了以后非常吃惊。袁老师虽说是班主任 ,但他不教主课 ,而是教生物。他不教数学 ,却能知道某个学生的数学成绩 ,而且知道这个学生错在哪里 ,这说明他不仅了解学生的成绩 ,而且看了学生的卷子。他的负责、细致让我惊讶 ,也让我感动。因为我当过老师 ,也拥有过很多老师 ,又有过我孩子的一些老师 ,而像袁老师那样 ,把学生别的学科的成绩记住 ,并且把卷子看一遍 ,把失误…  相似文献   
2.
最早读张洁的作品是《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等.忘了是在怎样的心绪下读《爱》文的,记得当时的思绪老游离到小说外,只记得里面有一位“老干部”.而对《方舟》则记得是写了几个离异后的独身女人的生存状态,还记得那小说中有一副几个女人在一起的漫画式、素描式插图.  相似文献   
3.
舞台上的倪萍是那么靓丽、那么光彩夺目神彩飞扬,可她的内心深处竟是那么忧伤那么苦涩那么怅惘。这是我读倪萍的《日子》感触最深的一点。“生命不曾圆满”,这是倪萍为自己的《日子》作的序言的题目。不圆满的生命造成的残缺之痛压在倪萍的心上,那么些寻常的而又美好的期盼竟如浮云般飘浮在空中,经年日久让真诚的心和诚挚的情在一起悬浮,落不到生命的根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