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巨人的花园》是鲁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孩子们很喜欢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而巨人却不让他们进来,并在花园周围砌起了石墙.春天到了,别的地方都有鲜花,有温暖,而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第二天,当孩子们偷偷溜进花园时,巨人惊奇地发现,春天走进了他的花园.可是,当巨人赶走了孩子们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有一个孩子没有走,他在桃树下一伸手,桃树又长出了嫩芽,开出了鲜花.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由于他的任性,冷酷地赶走了春天.于是,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感到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落到实处,很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本文试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谈几点浅见。一、动手操作中的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且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实现动手与动脑的完美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概念和算理,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还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自己去吧》,内容简单,文章短小,但我觉得寓意深刻,细细品读,会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深思。文章的内容是: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  相似文献   
5.
魏存智 《辅导员》2012,(15):21-22
《巨人的花园》是鲁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孩子们很喜欢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而巨人却不让他们进来,并在花园周围砌起了石墙。春天到了,别的地方都有鲜花,有温暖,而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第二天,当孩子们偷偷溜进花园时,巨人惊奇地发现,春天走进了他的花园。可是,当巨人赶走了孩子们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有一个孩子没有走,他在桃树下一伸手,桃树又长出了嫩芽,开出了鲜花。巨人终于明  相似文献   
6.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钻研教材又是备好课的关键。一提起钻研教材 ,许多教师认为就是研究例题 ,而对教材中的练习题研究甚少 ,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倘若教师能像钻研例题一样去研究习题 ,逐题演算 ,弄清编排意图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 ,充分发挥其潜在功能 ,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显示编排意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教材的编者都要根据大纲的要求 ,精心设置一定量的习题。这些习题一般含有模仿例题的基本题 ,加深理解、培养技能的变式题 ,完善知识结构的发展题 ,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题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题等类型。弄…  相似文献   
7.
魏存智 《辅导员》2010,(8):32-32
在教育过程中,最令老师深恶痛绝的就是抄作业。从设立学堂以来,抄作业就没有不存在过,更有甚者“分工合作”集体抄作业。这个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这是无法杜绝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忽视了情感的培养,把数学变成机械、呆板、枯燥的过程,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倘若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数学、从欣赏的角度去教数学,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精神享受,体现教育价值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9.
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数学即文化的崭新命题,意味着数学教学过程也是传播数学文化的过程。因此,要彻底走出数学教学只“重知识传授”的误区,使数学教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一、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圆的周长”时,引导学生用“绳测法”、“滚动法”等实验得到圆周…  相似文献   
10.
魏存智 《辅导员》2009,(13):129-129
评语,是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的终结性评价,这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准确恰当、充满关心爱护和期望的评语,其正面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有的教师觉得最头疼的就是评语,学生对评语的态度也不一样,下面是选自我校学生自己撰写的评语,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