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广告营销手段,微电影的传播效应不能仅以电影本身的创意质量和表现质量来衡量,而应立足于数字化时代全媒体的传播语境,从传播流程的角度对其营销运作进行考量。本文力图从生产与消费的复合、多媒体表现手段的综合、传播渠道与终端的融合、内在支持点的整合四个方面探讨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资本的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全球重构。在这场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电影作为好莱坞眼中最具有潜力的国际电影市场,将受到更为强劲的冲击。在此结合中国电影的现状,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产业中相关概念的辨析,探讨中国电影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中实现“文化反弹”的希望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魏巧俐 《东南传播》2012,(2):100-102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媒体创意不是广告内容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的简单挪移,而是基于数字科技内涵基础上对数字媒体资源的创造性运用。本文从数字媒体的基本特征出发,结合近年来广告媒体创意的实践现状,探讨数字化时代广告传播的媒体创意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广告产业链中,广告主所支付的广告制作费用和媒体购买费用是广告人与媒体经营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这在无形中确立了广告主在广告信息传播中的强势地位及其垄断性的话语权力。话语权的垄断及广告主追求商业利润的本性造成了广告传播中义利观的失衡及社会责任的缺失,侵害了儿童、女性及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相关利益。广告传播中对儿童的形象误导、对女性的定位偏差、对低收入者的阶层区隔无形中埋下了社会公正的缺失隐患。一、儿童广告的形象误导所谓儿童广告,是指所有指向0-14岁儿童的商品宣传,旨在影响、指导…  相似文献   
5.
微电影广告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文化产业,但业界出于短期利益考量滥用“微电影”及“微电影广告”概念,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上作品良莠不齐,影响了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辨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微电影广告的核心特征,化解其中的认同困惑,并从“两种经济”的理论视角入手,客观重估微电影广告的产业价值,认为应合理规划及调整其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于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植入式广告逐渐成为广告界新的发展热点.相对于打断式广告,植入式广告虽有其独特优势,但只有遵循科学的运作策略尤其是品牌符号意义的和谐构建策略,才能在品牌形象的建设上真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以中少总社低幼中心的新浪微博矩阵为样本,总结其在平台、关系、行为、风险四个管理向度上的传播经验,探讨出版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时,如何制定适合自身产品与品牌特点的传播策略,与目标受众进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