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们设计的“聚焦阿富汗”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验目标是:以主题研究为过程,以“任务驱动”为策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易获性和超文本链接及交互共享的信息技术优势,采用“情境-探究”方式,扩展和深化学科教学,建立“探索-迁移-创新”的认知过程,从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上探索如何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采取政、史、地三科综合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已有很多中小学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建起了校园网。然而,一些学校把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当成了“宝贝”,生怕花大钱买来的机器让学生磕了碰了,捣鼓坏了,因而常常是将计算机教室大门紧锁。学校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但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正以CPU的“奔腾”速度迈向信息网络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如何使当代青少年在明天能够顺利应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国际竞争?作为一所计算机特色学校,我们在承担省级教育科研课题《计算机特色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在普及了CAI的应用和制作之后,又突破和超越了CAI的局限性,初步探索了信息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得到一些初浅的体会,提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以期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深化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5.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是一项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重大决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还要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这样,光有计算机教师是很不够的,还要有一大批既有学科功底又有信息素养的复合型教师,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而5至10年之内,现职教师的大部分人都还在岗。“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校校通”工程的关键也是教师。因此,对全体在职教师(包括中老  相似文献   
6.
“多少事,从来急”。4月中下旬以来,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很多中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广东、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大面积统一停课。在非常时期,如何做到“听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的今天,我们有一千个理由要用信息网络支撑起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