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1.
从人们心理需求角度,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中模糊空间的意义,就一些改变现代城市居住空间缺少模糊空间的状况的办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要求德、位兼备,而在孟子那里则更加注重于对德的要求。孟子所论"圣人"与孔子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孟子因应了从"犹秉周礼"至"杀人盈城"这一现实的形势、因应了"距杨墨"这一思想层面的形势以及为更加便于教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于孔子、孟子之间,从郭店楚简《五行》篇"德之行"五与"行"四等论述看,其中就已有了突出"圣"之德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要求德、位兼备,而在孟子那里则更加注重于对德的要求。孟子所论"圣人"与孔子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孟子因应了从"犹秉周礼"至"杀人盈城"这一现实的形势、因应了"距杨墨"这一思想层面的形势以及为更加便于教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于孔子、孟子之间,从郭店楚简《五行》篇"德之行"五与"行"四等论述看,其中就已有了突出"圣"之德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的模糊性角度,对波特曼的“中庭空间”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孟子称引《书》经,多是作为谈说的依据,或作为辩论的论据,并往往附述《书》篇的历史背景与作《书》的原由,此实为孟子以史论《书》的体现。孟子称引《书》经有以史论《书》的风格,这也涉及到经、史关系问题,体现前经学时代重"史"的风气,尚未形成后世经师治《书》等经学训诂与阐发大义的范式。事实上,经、史之间也是彼此紧密相联的,以经为义,以史为例,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传统的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引入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对实务性较强的集装箱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的方法,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目的、业务背景、系统功能,并概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