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堂“动态生成”最早是由华师大叶澜教授提出来的,目的是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理论框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新课程实验启动后,“动态生成”理论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成为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理论.笔者认为,若能恰当地  相似文献   
2.
《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数学建模在中学数学的地位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日益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本文就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